今年43岁的魏德东,1995年入党,自2008年开始,连续5年分别被国务院和农业部授予“全国种粮售粮大户”和“全国粮食生产大户”称号;2011年,在山东粮王大赛中以夏玉米最高亩产973.4公斤的成绩创全省最高,荣获“山东粮王”称号;2015年,先后被评为央视2014年度“三农人物”和全国劳动模范。
问鼎2011年“山东粮王”
26日,顶着烈日,魏德东来到地里,向社员介绍怎样预防玉米病虫害。
富民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2008年3月成立,现有社员627人。2008年以前,魏德东主要在德平镇从事农资经营。经营之余,他发现镇驻地周边村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在家种地的大多是老人和妇女,这部分人劳动能力较差,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也不强,种植效益低。
于是,魏德东就开始把这部分人的土地集中起来从事规模经营。2008年,魏德东开始承包土地,从初期的320亩,逐渐发展到现在的3000亩,每年贡献3000多吨粮食。经过几年的发展,他购置了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深松机、免耕播种机、喷药机等农业机械60多台(套),为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过几年的经验积累,2011年在山东粮王大赛中,他以夏玉米最高亩产973.4公斤的成绩创全省最高,荣获“山东粮王”称号。
学习农业技术的“空中学校”
魏德东说,村民把土地承包出去,每亩地能收入900元,还有4位村民常年在这里打工,每年能干8个月的活儿,每年收入约15000元。有一些特别困难的家庭,他也招来打工,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为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合作社推行了统一供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机械作业、统一销售农产品的“六统一”服务。在德平镇选出50个科技示范村,每村配备一名科技信息员,组建了农业技术信息发布平台,以手机短信、微信的形式定期把一些农业技术和信息及时发放到各村信息员及种植大户手中。同时,利用村广播向广大农民传播种植管理技术,使其在不影响干农活的情况下,掌握一些实用的农业技术,深受农民欢迎,被农民称为“空中学校”。
魏德东还设立了“农技服务热线”,24小时开机,随时解惑答疑。德平镇西曹村的曹启联发现玉米苗期有玉米叶发红的现象,他搞不懂,拍了一张照片发微信给魏德东。魏德东一看,这是玉米患了缺素症,他建议喷施磷酸二氢钾,过了四五天,曹启联又发来微信说,问题解决了,玉米苗长势良好。
基层党员也是一面旗帜
如今,魏德东自己靠种粮致富了,还带动富民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一道走上富裕之路。魏德东说,他要引领乡亲们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道路,让大家享受到良种繁育、农业技术推广带来的甜头。“我们合作社的每一步发展,都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就是一面旗帜,说出去的话,做出来的事,要和党员的身份相匹配。”魏德东说,2013年5月,在德平镇党委的指导下,成立了合作社党支部,积极鼓励合作社的党员带头开拓市场、带头技术攻关、带头试种新品,在急、难、险中冲锋在前,用党员示范户的示范教育带动社员户的快速跟进,为合作社社员做出榜样,实现了合作社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