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百姓心中,他是一位出色的人大代表,他是一名称职的居党委书记,他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
他就是潍坊市第十四届、十五届,高密市第十三届至十六届人大代表,潍坊市光彩事业协会副会长,高密市醴泉街道北大王庄居委会党委书记,高密市昌华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其华。通过他的事业,立体地诠释了一位人大代表的崇高使命、一位党委书记的高尚风范、一位企业家的无私奉献。让我们把视点转向他的创业奋斗历程。
学习之风
邓其华常说:“学习是进步的动力,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掌握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政治思想理论知识,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攻克业务方面的科技堡垒,提高服务水平,与时俱进”。他始终把加强学习,作为思想进步,艰苦奋斗的不懈动力,以此树立起崇高理想信念。他毫不懈怠地及时认真学习、领会上级党委、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坚定为党和人民事业顽强拼搏的信念;坚决履行好上级党委、政府安排部署的各项任务,自始至终与上级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他是居党委的带头人,又是昌华市政工程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常年奔波于社区各地和市政建设工程第一线,能坐下来的时间很少,但无论工作多忙,凡是上级党委、各级人大常委会和街道人大工作室组织的集中学习,他都积极参加,认真听报告,积极发言,从来不缺席。即使出发去办理公务,凡是在本市范围内,一接到通知,他都是先立即妥善安排业务,准时参加学习。在他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书籍杂志和正在阅读的近日报纸、“宪法”、“党章”及政府、人大常委会的决议、决定文件,各级人大工作期刊,“求是”杂志、“支部生活”、“党员干部之友”等刊物。他将报刊、电视、互联网作为每天挤时间学习的必修课,在有限的时间如饥似渴地学习、研究,不断拓宽视野,积累知识。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目标明确地在文件报刊里找到答案。通过认真学习,理清了思路,巩固了科学执政的能力,政策理论水平不断得到升华。他养成了写读书笔记的习惯,近几年来,他每年写读书笔记2万多字,心得体会、工作总结、调研文章近10篇。此外,他还利用业余时间见缝插针学历史、文学、经济管理等知识,坚持不懈地学习、钻研,把要学的知识弄懂、弄通。从他身上体现了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善抓机遇的决策能力,一心为民的执政水平。
他把学法、守法、执法活动作为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措施,抓好普及法律法规的贯彻宣传工作。在全社区广泛地开展了读书演讲、法律法规常识问答等活动,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阵地,进行以案讲法、文明守法、创建文明家庭等系列教育,提高广大干群的法制观念,确立起“八荣八耻”道德规范,增强了时代责任感,法律意识得到了质的飞跃。社区内团结和谐、健康向上、自律进取、热爱集体的可喜现象蔚然成风。
党建之魂
邓其华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坚定不移地遵循着一个原则,就是持之以恒地抓好党的建设,为开展各项工作提供组织保证。自担任居党委书记以来,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以“三级联创”和党员先进性教育、党性分析活动为载体,抓基层、抓基础、树典型,进一步激发了全社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创业热情,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有力地促进了社区经济和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持续健康发展。
为使党委决策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可行性,他与党委成员研究制定了《党委议事制度》,实行民主决策,要求党委成员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充分发挥党委的集体智慧。坚持大事组织成员集体研究,小事碰头商量、求大同,存小异,为搞好全社区的工作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同时,狠抓干部管理,他先后主持讨论制定了《干部工作制度》、《财务公开制度》、《廉洁自律制度》等多项制度,用严格地制度去促进党员干部自省自律。在社区党员中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教育活动和党员作风教育活动,依托党员电教中心、现代远程教育点(此项活动得到了省委组织部的高度评价)定期开展党员培训,突出了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08年举办培训班达10期,培训党员近2100余人次。全社区形成了顾全大局、讲求团结、维护稳定、同心同德干事业的良好氛围。他严格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以发展业绩和工作政绩任用干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行“三务”公开,接受广大群众监督,树立起廉洁勤政的良好形象。开展“扬正气、树新风、促发展、争一流”的主题教育活动,加强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奖惩,居党委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上级党委的好评。
发展之路
让我们回眸他的创业起点。邓其华的事业是从13辆小推车、两间草房起步,带领12名社员,夏冒烈日酷暑,冬迎凛列寒风,凭着战胜艰难其乐无穷、勤劳创业其乐无穷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凭着执着的韧劲和拼劲,从运输业起步,几经艰辛,跨入了市政工程建设行列。四十多年来,经过了市政工程队、市政公司、市政总公司发展到今天的昌华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目前已拥有固定资产2000万元,流动资产2705万元,职工近千人,主要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人员116人,大中型施工机械设备436台(件),年创产值逾5000万元,是一家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
1983年县城交通路(原大庆路)工程开工,邓其华的工程队当时是在县里工程建设项目不多的情况下争取到的。因为是县里的第一个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倍受各级领导和市民的关注。当时的市政工程队初具规模,这是第一个大工程。邓其华不畏难、不退缩,提起精神坚定信心带着他的队伍钻研施工技术、学习实用经验,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根据合同指标严格谨慎施工,奋战三个月圆满完成了施工任务。经市县有关部门验收,获得了当时全潍坊市唯一的一项优良工程,这也是市政发展史上的第一块闪光金牌。
1988年潍坊草庙子广场改造工程招标,此项工程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时间紧。当时有十几家施工单位都不敢接。邓其华对此作了详实可行的考证分析后,毅然地承揽下来。亲自担任这项工程的总指挥,并和施工技术人员一起设计方案,在施工现场安营扎寨,和伙计们吃住在一起,劳动在一起。在当时机械施工不完善的条件下,遇到沟槽石头层,他和大家靠着铁锹、镐头开沟槽,手扒肩扛搬石头,连续干了两天两夜激战到第三天,身强力壮的邓其华晕倒在工地的水沟里。伙计们立即把他送往医院,医生当时诊断说:这硬是累的。时任潍坊市市政工程事业局的孙日杰局长被工地上的这种拼搏精神所感动,坦然挥笔写到:“开槽日当午,汗滴脚下土,谁知寸寸路,皆有血汗铸。”经过近三个月的攻坚战,这项工程在合同规定期限内高效优质的提前竣工。得到了当时潍坊市副市长刘景云的赞誉和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被市政建设部门评定为潍坊市优质工程。开发工程初战告捷,积累了经验,又是锻造了队伍,提高了市政公司的市场知名度。
1993年,高密人民大街拓宽工程在高密撤县设市庆典前夕全线开工。该项工程量大、技术要求严、工程期限紧,正直麦收季节,人工出现短缺。市政公司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接过了这项艰巨的工程任务。工程开工,正逢七月流火,天烈日当头,全体管理人员和职工,在工地上施工挥汗如雨,工作服湿透了拧干再穿,身为公司经理的邓其华在指挥调度协调工程应急事项的同时和工人一起身先士卒,抢晴天、战雨天,起早贪黑赶工期。因繁忙劳累,他屁股上鼓起了两个大疖子,实在痛疼难忍,才去医院请大夫在工地上为他作了简单处理。直到工程全部结束,才去医院动了手术,进行彻底治疗。就是这样一个不畏艰难敢打硬仗,胸怀大局的领路人,在改革发展的形势下,带起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市政建设团队。在几十年来的开拓进取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服务宗旨,取得了光辉成就,其中有六项工程创省级优良、若干工程先后获潍坊市级优良。他所创建的高密市昌华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先后被授予“山东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省级设备管理三级企业”、“山东省级市政公用工程优质奖”、“潍坊市百强民营企业”、“潍坊市诚信民营企业”、“潍坊市级领导重点联系企业”、“潍坊市优质工程单位”、 “潍坊市市政工程建设先进企业”、“高密市文明单位”、“高密市先进乡镇企业”、“高密市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先进单位”、 “基层党建先进单位”等称号。
招商引资,发展经济。邓其华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这个主题,充分发挥好基础优势。根据公司当时实际情况,将市政公司的闲置厂房、场地实行招商引资,对引进的业户,热情地为他们提供用水、用电等后勤服务工作。并想方设法协助他们贷款,解决生产启动资金短缺的实际问题,教育各业户讲安全、讲卫生,勤劳致富,守法经营。引进的帘子布厂、毛巾厂、轧钢厂、加油站,顺利投产后,年产值达2200万元,上缴利税160万元。公司又投资200万元在北部兴建了占地43亩的市政公司工业园,竣工投产后,新增产值可达2000万元,实现利税150万元。
服务之责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胡锦涛总书记的教诲被邓其华奉为履职尽责的座右铭。2004年12月1日,身为潍坊、高密市人大代表、高密市社会监督员的邓其华走马上任,接过北大王庄居党委书记的重任(兼昌华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面对沉甸甸的担子,他说:“身兼数职是党的信任、群众的重托、工作的需要,也是对自己履行职责的考验。”并充满信心的表示:自己将以此为契机,时刻想着群众的利益,不辱使命。为创建和谐社区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首先,他把敬老济贫帮困作为居委会的工作重点,让弱势群体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从本村实际出发,为本村(居)男年龄在60周岁、女55周岁以上无生活来源的居民,每人每月给予60元的生活补助金;为60周岁以上的本村居民办理了老年优待证,免费为老居民进行保健查体、建立病历档案;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原则下,为本村(居)特困户申报办理低保,使他们生活有了基本保障;对每年参加高考的本村(居)贫困学生,凡成绩优秀者,给予适当奖金资助;每逢重大节日邓其华带领居党委成员,前去对老党员、老干部、特困户进行走访送去慰问品,并征求他们对居“两委”工作意见,让弱势群体感受到党的温暖。北大王庄居民张福建,因下肢残疾,就业困难,只好在离家不远的路旁边设摊为过路人修车补胎,以此自谋生计,每天微薄的收入仅能解决一家人的温饱,还要供着一个孩子上学,日子过的时常捉襟见肘。邓其华看在眼,急在心。为使张福建一家早日走出困境,2001年,将坐落在居委会社区中心,市政公司管理多年、年收入租赁费八千元的市政饭店(含设备)、以免收租赁费的形式转让给张福建经营,并积极为其排解起步时的困难,使他由不熟悉业务达到基本专业,撑起饭店经营的门面。由于他勤奋守法经营,热情周到服务,生意逐步红火,已达到年收入四万元,通过自力更生,摆脱了贫困奔小康。
其次,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敏感的问题出发,努力创建和谐社区。为了群众安居乐业,2005年,北大王庄成立了“社区综治办公室”,配备齐全的执勤人员每天24小时上岗出警巡逻,维持社会治安,维护群众生活秩序,让群众有了安全感。2007年,北大王庄的“社区法官联系办公室”成立,邓其华带领居党委一班人,大力配合法院驻居法官的执法工作,通过多起案件的认真落实,实现了司法工作与社区平安和谐互相呼应,使群众的诉求及时得到公正办理,依法化解了僵持的矛盾,有效地修复失和了的人际关系和失衡了的利益关系。及时排查和处理了各种社会矛盾,严格控制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实现了社区政治大局持续稳定。成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卓有成效地落实着各项安全措施,实现社区单位(企业)抓好安全生产,促进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他组织居“两委”成员和各社区单位的骨干力量,建立起防汛排险组织,每到汛期严格要求责任到位,设备落实到位,对地势低洼地段,进行认真巡查。99年夏季汛期,高密遭遇到近百年来罕见的大水灾。市政公司历年来承担着市区防汛抢险任务,接到市防汛指挥部的抢险通知后,邓其华立即带领防汛队伍,驱车迅速赶到抢险现场—市北小王庄桥北,小康河土堤决口处。面临滔滔洪水,触目惊心。北大王庄村的许多居民家里都进了水。险情就是命令。他撑着正患感冒的病体,不顾自己家里的安危,率先跳进滚滚洪水中,顶着大雨,一边组织指挥,一边扛沙袋、砸木桩,采取有效措施扼制住了决堤的洪水。年过半百的他,哪里有危险就有他的身影,几次被湍急的洪水冲倒又爬起来接着干,和一群青年抢险队员共同在风雨中搏击了十几个小时,直到控制住险情。
其三,美化绿化生活环境,创造良好人文环境。近两年来,邓其华带领居“两委”人员,立足自力更生开展环境建设,先后完成了居委大院的“三化”和为居民住宅区铺设人行道800多平方米、下水管道250米、疏通排水沟2000多米,在社区主路两侧,采用美观艺术的图案,栽植上榆叶梅、紫荆、红叶小波、黄杨、雪松等观赏类苗木近2000平方米,如今的北大王社区空气清新宜人,林间鸟语花香,着实令人陶醉。而且安置上配套齐全的健身运动器材,仅自力更生美化绿化环境一项就为集体节省了十几万元的开支。为改善社区居住条件他组织施工硬化街道路6000平方米,铺设居民区人行道2000平方米;过去都认为城区工作最头痛的是“拆迁难”,可在北大王庄却深得人心。投资3000万元,完成了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的“站北街西通顺河路”旧村改造工程,170家拆迁户都舒心畅意地住进现代新楼房。顺势而为的市政工程公司、北大王庄农场、华鲁建筑公司等地段的“脉湖春家园” 民居工程开发建设的帷幕已有序展开,一个全新的北大王庄社区向世人彰显着邓其华为群众制造美好生活的新追求。
其四,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要求,活跃社区文化生活,形成蓬勃向上的新风尚。他带领居“两委”一班人,在全社区广泛开展“居文明户”、“美在家庭示范户”、“文明楼院”等活动,有力的促进了家庭和谐,树立起了良好的村风正气。50岁以上的退休女同志发挥夕阳红余热,建起了一支巾帼文体队伍,平时认真练操习舞,健身强体,逢纪念日和传统节日,积极参加市委、街道组织的群众文体活动。以轻歌曼舞的艺术风采,歌颂日新月异的大好形势,既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又陶冶着人们的高尚情操。
北大王庄居委会,先后获“高密市“四五”普法先进单位”、“城市绿化工作先进单位”、“环卫工作先进单位”、“农业农村工作先进村(居)”、“安全生产“双技”建设先进单位”、“工会工作先进单位”、“平安建设先进村(居)”、“尊师重教先进单位”、“基层党建先进单位”、“全市文明和谐工作先进村(居)”、“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模范居委会”等荣誉称号。
谏言之情
在履行人民代表职责中,邓其华利用自己贴近基层广大群众的工作优势,深入基层走访,与社区群众面对面的交谈,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将群众的意愿以议案、建议的形式提交人大常委会,当好群众的“代言人”,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协助政府推行工作,使政府工作得到完善落实,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得到切实地保障。近年来,他参加视察、调查20余次,走访群众近百余人次。就城市规划、园区建设、招商引资、文化教育、环境保护,交通安全等热点、难点问题,向潍坊、高密两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了议案、建议和意见近30条(件),其中80%以上的建议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采纳。
他在执行代表走访视察调研活动中,发现北大王庄社区的试验幼儿园,因为入园儿童逐年增多,原有的园舍已满足不了教学的实际要求,他提出了“设法增建幼儿园园舍,让每个儿童都能入学求知”的建议,受到了醴泉街办、北大王庄居委会的高度重视。经多方努力,筹资30万元,当年规划,当年施工。这项建设面积800平方米的园舍工程,于10月份圆满竣工,并通过了省级幼儿园标准鉴定,及时解决了幼儿入园难的问题。
纵贯北大王庄南北大街东侧的排水沟,是高密城北的主要排水渠道,原沟渠结构简陋,既窄又浅,排水缓慢,疏导功能有限。每到夏季雨天,来自高密火车站方向的雨水,从南往北顺势汇集到地形低洼的北大王庄社区。多处大面积存水久积成患,常年发出刺鼻的异味,夏秋季节蚊蝇增生,直接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群众对此反映强烈。他通过深入调研,在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改善城北区周边环境”的建议,被市政府纳入近期市区建设规划。于当年汛期之前,这项投资近百万元的村内排水治理工程已及时投入施工,按期竣工,社区环境得到了切实有效地改善。
高密市区老西关路,由于路面狭窄,沿路设施陈旧,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车辆行人逐年增多的新形势下,难能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求。他在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与代表们联名提出“尽快修整西关路”的建议,被市政府纳入城建规划并付诸实施。该项工程的施工任务由邓其华的施工队伍—高密市政工程公司承担,工期要求当年7月份开工,国庆节前竣工通车。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这项城市重点工程的圆满完成,他天天靠在工地现场办公,严肃认真抓质量抓安全,起早贪黑抓工期促效率。正当工程进展的高峰期,他的心脏病曾经多次复发,上级领导和同志们劝他去住院疗养,都被他谢绝了,为了控制病情,他每天随身带上应急药品,一旦感觉异常,立刻口服几粒以减缓病情的发作,抗住疾病继续坚持在工地第一线督导工作。和广大干部职工经过了三个月的日夜攻坚,如期完成了西关路的拓宽工程任务,达到了市级优良标准,为国庆节献上了一份厚礼。
根据老百姓反映的情况和大量的代表视察调研,针对城市环境治理和民生安全方面,他还提出了“扩展醴泉工业园规模,加快经济建设”、“对个别只圈围墙而未建厂房的业户实行监督管理”、“关于解决站北一路及排水问题”、“关于站北二路南段道路修建”、“关于百脉湖大街的综合改造”、“尽快落实西立交桥北段有关行人车辆安全”、“迅速修建西立交过铁路天桥,解决学生上学难”、“在铁路北原物资局前的老桥洞开通南北路,促进城乡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改善卫生环境,在城区老环城路至旗台路段的污水排放口,增建排水设施,实现污水分流”等建议,模范地履行着代表的职责。
人大代表,肩负着代表人民的利益、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参与行使国家权利和管理国家事务的责任。多年来,他尽职尽责地执行着高密市人民政府聘任(委任)的人民监督员;市公安局聘任的警风警纪监督员;市工商局聘任的社会监督员;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聘任的环境建设监督员;市质监局聘任的执法行政监督员;市教育局聘任的教育执法社会监督员;市卫生局聘任的卫生行风建设监督员;市地税局聘任的特邀监督员;市交通局聘任的交通行风建设监督员;市供电公司聘任的社会监督员;市醴泉街道聘任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社会监督员等社会职务,忠诚地协助政府推行工作,替百姓说话。
情系事业发展,志在报国为民,他以公而无私的情怀架起了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充分履行着一个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他个人先后被上级有关部门被授予“山东省优秀民营企业家”、“山东省市政公用工程项目与施工优秀管理者”、“潍坊市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潍坊市优秀人大代表”、“潍坊市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潍坊市企业管理现代化优秀成果(奖)”、“潍坊市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高密市优秀人大代表”、“高密市劳动模范”、“高密市优秀共产党员”、“高密市党员富民带动工程示范户”、“高密市慈善募捐先进个人”、“高密市关心下一代工作荣誉奖”、“高密市抗洪救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潮起正是扬帆时。展望未来,他以爱心和赤诚,谱写着人民代表的华彩篇章,经綸编织着建设小康社会的锦绣。